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本煼洞髮W張春莉教授蒞校指導活動側記
添加時間:2019-05-24

伴隨著蒙蒙的細雨,沐浴著和煦的春風。2019年4月11日,揭陽師范附屬小學喜氣洋洋、高朋滿座。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課程與教學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張春莉教授蒞校指導,活動在學校副校長江瓊麗熱情洋溢的主持中拉開了帷幕。



主持人先介紹出席今天活動的人員:北師大張春莉教授、榕城區教育局教研室林炎城副主任、榕城區教研室小學語文教研員林燦奎同志、參加高級研修班的揭陽市、區(鎮)的相關校長、同仁以及我校行政人員、課題組成員和參加演出的部分師生、家長等50多人。

揭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鄭奕航致歡迎詞并就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詩詞啟智,和雅育人”特色學校創建做了概述。

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把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下來,保持中華民族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文化品格,是當代中小學教學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中國核心素養的提出更堅定了我校詩詞特色創建的步伐,我們不斷地摸索著前進并初具規模。為了展示創建成果,我校制作了詩詞特色創建成果宣傳片。
今天參與活動的人員一起觀看我校詩詞特色創建宣傳片。


學校以“厚德、博思、啟智、和雅”為辦學目標,打造詩詞特色學校,把詩詞教育與學科教學、德育課程、活動課程等有機結合,構建多元立體的課程體系。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音樂、體育、德育等學科活動豐富多彩,彰顯特色。辦公室魏曉佳主任做“特色教育之德育團隊建設匯報”,把“詩詞特色啟智 ,和雅文化育人”精彩展現;美術教研組組長張澤歡老師做“美術科參與詩詞特色建設情況匯報”,好一個“詩情畫意 ,七彩紛呈”。



節目匯報演出,博得掌聲陣陣。
一開始,我們與二年級的同學一起吟詩、品詩,共同陶醉于《古韻吟唱——春曉》的詩韻海洋之中。
一聲聲悅耳動聽的《唐詩聯唱》,讓我們猶如漫步在中華五千年浩瀚的歷史文化長河,感受經典,與經典同行。
節目《親子誦讀》把活動推向高潮,家庭同參與,更是走心、感人。詩的語言,典藏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詩的聲音,演繹著不朽歷史的風骨鏗鏘。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英語版)》,讀詩成曲,傳唱經典。英語版的誦讀,別有一番韻味。
最后,在悠悠古箏曲中,教師合誦的《春江花月夜》,讓人回味無窮。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只有不斷讀書、學習,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思想、才學、智慧才會永不枯竭,才會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節目展演結束后,參加活動的所有人員觀看了我校的課間操——詩詞韻律操,并觀摩音樂課。當古詩遇上韻律操、當古詩遇上音樂,一切是那么和諧、完美地結合,在場的人都贊嘆不已。



詩詞特色建設,重在研究,實踐,再研究,再實踐。為做得更好,我校于2018年申報了揭陽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以詩詞為載體,打造“和雅”文化特色學校實施研究》。教導處涂惜君主任做課題報告。


開題報告之后,參會人員就課題報告進行討論交流:如何提升到和雅文化中來?如何打造和雅文化?大家暢所欲言,為我們建言獻策。
張教授肯定了幾點:1.教師多才多藝,學生很自信。2.課題立意很好。3.三級課程設計有優勢。4.團隊執行力強。5.多元立體整合學科,形式多樣。6.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小手拉大手”,走心。7.初具規模:校本教材、文學社、美術作品有特色等。同時為我們指點了迷津:怎樣讓環境育人?要堅持學生視角,引導學生會想象;“和”:要以德育為主,立德樹人。



林炎城: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不是萬能,不是全能,關鍵在于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創造性。鄭校長就是一個好校長,把學校特色做出來了!


林燦奎:新課標對古詩詞的教學十分重視,附小走在前列,讓學生在輸入、內化中養成“和雅”。


陳小萍:師范附小的團隊精神佳,詩詞與各學科融合得好,張教授關于德育的觀點更是指導性極強,受益匪淺。


還有許多校長也提出了非常有指導意義的建議。


茶歇時間,張教授和其他與會人員均饒有興致地參觀了我校校本教材等特色教育成果展,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也提出了寶貴的意見。





張教授的蒞臨指導猶如陽光雨露,為我們帶來春的希望與憧憬;建設性意見使我們如獲至寶,茅塞頓開。同行們的到來讓我校增添光彩,在活動中促進步,在進步中換成長!我們將不斷努力,力爭“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花絮】之簽名篇




【花絮】之合影篇






【花絮】之會場準備篇





審核:鄭奕航
撰稿:江瓊麗
編輯:魏曉佳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浏不卡,樱花草免费视频在线观看www,野花社区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完整